中共绛县县委 绛县人民政府 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25-03-05 17:05 来源: 绛县人民政府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2024年,绛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聚焦年度重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落实,切实以高水平法治护航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
始终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全面领导,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机制,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内法规等重点内容,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会、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会议以及县政府常务会进行研讨学习,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制定了《中共绛县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绛县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纲要(2023—2027年)实施方案》《2024年绛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清单》等文件,进一步明确年度工作重点、具体任务以及责任单位,全力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牵头抓总作用,健全完善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工作运行机制,定期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述法工作,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
(二)深化依法行政,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
一是加强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健全完善县政府议事工作规则,规范县政府文件运转及阅签、重大事项沟通办理、调查研究等工作流程,推动政府依法高效运转;全面贯彻落实合法性审查制度,审核行政规范性文件14件、重大行政决策事项10件,确保政府决策合法科学;扎实开展政府系统能力提升行动,积极组织《行政复议法》《土地法》等法律法规培训,进一步增强政府系统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深入推进法律顾问制度,先后开展专题授课12次,提供合同或业务法律咨询35次,出具信访法律意见书、合同法律意见书等43份。二是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先后开展食品药品、自然资源等重点领域执法检查1043次;深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省政府37项赋权执法事项下放乡镇落实到位,各乡镇全年开展行政检查516次、办理行政许可96件、行政处罚20件;认真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在县政府网站开设行政执法专栏,公示行政处罚、执法主体变更、执法监督员选聘等各类信息7条;扎实推进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依托10个乡镇司法所设立“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室”,在全市率先成立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已为5家企业授牌,并通过企业人员对全县行政执法单位开展“行政执法满意度测评”,不断提升行政执法监督效能。三是推动行政复议便民利民。坚持“复议为民”,全年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76件,审结69件,其中涉企6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在10个乡镇司法所设立行政复议服务点,为群众提供行政复议咨询、代收行政复议申请材料等服务;严格依法办案,坚持有错必纠,积极适用变更、撤销、确认违法、责令履行等方式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先后变更1件、撤销6件、部分撤销1件、责令履行4件、确认违法4件、制发行政复议建议书4份;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通知》,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参与行政应诉工作,全年经复议后应诉开庭审理案件5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
(三)加强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全民法治意识
一是持续压实普法责任。纵深推进“八五”普法工作,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制定县级部门普法责任共性清单167项。二是不断丰富普法形式。结合“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12·4宪法宣传周”等主题活动,先后开展《宪法》《民法典》和反电诈等宣传活动90余次、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培训50余次;聚焦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全民反诈、扫黑除恶等内容,组织县文联法治文艺宣传艺术团、民间“东方红”法治宣传队、南樊“夕阳红”法治宣传队“三支队伍”深入各乡镇举办“法治文艺汇演进乡村”系列宣传活动20余场。三是积极拓宽普法广度。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拍摄《角色》《国家安全·你我共筑》等普法宣传视频;扎实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全县“法律明白人”达736人、学法用法示范户达154户;积极开展“法治护航专业特色镇”专项普法活动,建立企业“法律明白人”工作站并成功挂牌,并组织《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培训5次;常态化开展“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活动,组织81名法治副校长进校宣讲189次,开展“以案释法”普法宣传案例50余场;绛县实验一小在“八五”普法中期验收中被司法部、全国普法办授予“表现突出的单位”荣誉称号。
(四)抓实助企护企,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是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设立6个营商环境体验点,聘请15名营商环境体验官对我县营商环境开展监督,并通过召开“绛县营商环境体验官”座谈会,收集意见建议4条,已全部整改完成。二是加快涉企政策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涉企政策“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先后发布涉企政策167条、事项27项;在县政府门户网站设立优化营商环境专栏,动态发布信息893条,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三是组建涉企服务专家团队。建立完善“律师专家库”,成立法律服务律师志愿团,开展点对点“法治体检”12家,为中小企业法律培训15次,提供法律咨询82次,开庭应诉57场。
(五)坚持多元联动,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加快推动“访调对接”“警调对接”,全年共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业务能力提升培训45场931人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236起,成功化解1229起,成功率99.4%,且无民转刑矛盾纠纷。二是强化法律援助。积极整合人民调解、律师、法律援助等服务资源,成立10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33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先后提供免费法律咨询3386人次,满意度达100%,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特殊群体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不断简化受理程序、缩短审查时限,先后办结指派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案件126件,其中办结指派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26件、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82.3万元。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沟通协调机制不够顺畅。虽然健全了全面依法治县组织机构,但统筹协调、督促落实职能作用发挥还有差距和不足,部分单位对所承担的全面依法治县工作任务不够清、责任不够明。
(二)行政执法水平仍需提高。一些单位在执法全过程记录、行政执法法制审核等方面还不够规范,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贯彻落实还需进一步深化。
(三)法治宣传教育有待加强。法治宣传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部分单位普法教育形式还停留在拉横幅、挂标语、办讲座等传统方式上,覆盖面有限、群众参与度不高。
究其原因,一是个别单位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统筹谋划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意识不强。二是执法人员规范执法能力水平不高,缺乏系统的法律和专业知识培训。三是传统的单一普法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群众需要,现有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规模小、载体少、分布散,教育性、实效性不足。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履职清单落实情况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积极部署、过问、协调、督办法治建设重要工作。制定《2024年绛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清单》,督促推动全县党政主要负责人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自觉在法治之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扎实开展年终述法和法治建设工作考核,组织古绛镇、横水镇、郝庄乡、冷口乡、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应急管理局等15家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现场述法,其余32家单位进行书面述法,并对各单位述法人员履职情况进行民主测评,不断推动高效履职。
(二)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情况
县委、县政府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法律、党内法规等列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带头落实学法制度,先后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生态环境保护、行政复议、党内法规等重点内容,召开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6次、县政府党组会议9次进行学习研讨,进一步发挥带学促学作用,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应对风险的能力。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在加强全面依法治县统筹协调上深度发力。始终把法治建设作为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工作牢牢抓在手上,以维护宪法为根本,以实施“一规划两纲要”为关键,以加强法治人才队伍为重点,统筹推进法治绛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系统、整体落实到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全过程。进一步发挥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及办公室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健全与全面依法治县组织架构相配套的工作运行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工作保障机制,确保法治绛县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在不断提升行政执法工作水平上深度发力。持续深化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加强对贯彻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情况的监督考核,并健全完善“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学法用法各项制度,依托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平台载体,组织各级党员干部常态化学习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和以党章为根本的党内法规体系,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法治能力、法治素养。
(三)在全面推动尊法守法用法上深度发力。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常态化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制度,创新运用新媒体、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宣传栏等平台阵地,统筹推动法律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进一步增强法治宣传的时效性、针对性。持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协同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法律明白人”和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等工作,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为改革发展稳定筑牢坚实保障。
中共绛县县委
绛县人民政府
2025年1月20日